【用全息宇宙觀去看世界,會發現我們“無所不能”!】
人由於過去的觀念形成了自我的偏見,就像樹的一小段枝誤以爲自己只是自己而不是整體。其實人也像一粒細胞包藏着整個人的真理一樣,人處於宇宙,但一個人也藏整個宇宙的真理,只是自己不知道。
人誤以爲自己只是“自己”,那麼他的可能性便很低。如果人自己知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全像宇宙真理,那麼他便可以做到“無所不能”!
宇宙像一棵由種子慢慢發芽逐漸長大的參天大樹,有根、有杆有葉、有果的繼續往四面八方生長的完整一棵樹。而目前我們對於這完整宇宙的認識,就像一只處身於樹幹之中的扁平蟲一樣,看到的只是一個平面角度。樹的紋路就像是星系,而我們立足於其中的一點望去所看到的偏見,自己卻誤以爲是全部。
雖然我們很努力的運用智慧想從既有的資料去想象宇宙是什麼?宇宙的起源是什麼?宇宙會走向何處?但我們所能掌握的只是樹中間的片面紋路而不是全樹,故不能獲得真知。
我們處身於宇宙的片面就像坐在樹幹中間的一個片面紋路上要去想像什麼是全樹一樣的困難,雖然我們可以根據已經有的資料去分析木的成分和局部紋路的變化成長過程,但要得知“全樹”的真理,單運用有限的知識幾乎是不可能。
2500年前,印度的覺悟者“佛陀”曾經說:“人由於無知,誤以爲這個由肉體和心靈所構成的身心是個完整的自我,他一生的一切行爲都以這個我做考量,他的觀念也都是站在這個自我的立場去堅持片面的是非觀,於是他有了一己之私的分別心,因而痛苦便產生了。人會有痛苦、煩惱是由於他不能如實知一切,這些痛苦煩惱正產生於人自身的偏見!”
禪,就是要以整體性去看待世界宇宙的一切。禪的修行最重要的是打破自我的偏見與分別心,從個人的立場轉變爲全時空的融入去體驗生命的意義。
而這種整體性無自我立場的境界也可稱之爲“無”,也可稱之爲“空”。空無的境界其實也可以稱之爲全息宇宙觀。宇宙是一團不可分割的整體物質、氣體、光子、電子等基本粒子,熱、電流、磁場、光等只是它所呈現的片面性表面,生命和人類的智慧也如同光、熱和電、磁的轉換一樣,只是片面的一時現象。現象只是一剎那的波浪,而波浪隨時將恢復還原爲大海的基態。
自古以來,人被教育成習慣由一個角度去觀測思維的一切事物,但由一個角度只能看到非常有限的局部。因此人應打破從前的習慣,觀測、思維,應採取最宏觀的思維,時空內外左右上下六合去看清事物最可能的本質。《莊子》這本書裏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天晚上莊子做夢夢到自己變成一只蝴蝶翩翩飛舞,這時候,他完全忘記自己是莊子。過一會兒,莊子從夢中醒來發現自己還是莊子,夢中的蝴蝶已經消失。這時候的莊子分不清一件事:到底是莊子自己夢到自己變成一只蝴蝶呢?還是蝴蝶夢到自己變成莊子?
一是睡夢,一是醒覺。一是莊子,一是蝴蝶。莊子與蝴蝶一定是有所區別,這就叫做萬物的相互爲變。現實世界的我是,此時此刻地和一個不能完全看清自己的我。而夢境是個包含無數意識和潛意識的無限時空記憶,何者爲真?何者爲妄?哪一個才更接近真實的自己?“我們不只是我們自己,我們是整體之一,我們是全部。”
一個人全身一共有十兆個真核細胞,每個細胞中藏有1.7公尺長的基因密碼,可以用來做無性生殖,重新誕生一個完全一樣的自己。就像我們可以截取一棵樹上的任何一段樹枝來插枝培育成長成另一棵屬性完全一樣的樹。原本的這棵樹上的任何枝幹、任何一部分每一小部分裏都隱藏有整棵樹的完整本質,沒有哪一部分有絲毫遺落。
人的十兆個細胞的每一顆都包含了整體,也無異於整體每一顆細胞都可以像樹的插枝培育一樣可以重塑一個自己。如果其中有個細胞誤以爲自己只是自己,從自己的觀點來看待一切,那麼他便是偏見不知道自己不只是自己,而是整體。
“每只手指頭都是手,只是他們不知道。”人由於過去的觀念形成了自我的偏見,就像樹的一小段枝誤以爲自己只是自己而不是整體。其實人也像一粒細胞包藏着整個人的真理一樣,人處於宇宙,但一個人也包藏整個宇宙的真理,只是自己不知道。人誤以爲自己只是自己,那麼他的可能性便很低。
例如一個田字,如果他誤以爲自己只是個田字,那麼他可以變化的可能性便很低。最多可以形成天地、田野、田舍、耕田等等田字的應用。或者是它也可以和別的字合作形成新的字,例如:思、畜、略、界、裏、男、由、申、番……
田如果能忘記自我的形體只是一個田,那麼他便能看清自己本身其實還隱藏着非常多的字,例如:一、二、三、幹、工、王、土、口、上、下、力、七……由於田受困於自以爲自己只是個漢字,那麼他的變化就只能像以上所舉的例子那麼多而已,如果他能忘記自己是漢字這個偏見,那麼田字便可以再折成 B, P, D, M, W, T, E, A, U, O 等等英文字母,田也可以折成金鼎文裏的“ㄇ、ㄩ、ㄈ、ㄣ、ㄒ、ㄖ、ㄅ、ㄎ、ㄐ、ㄕ、ㄓ”等後來被採用爲註音符號的古字。各種化形,簡直無所不能。
田的變化只有這樣麼?不是的,只要田能真正捨棄自我,使自己變成最基本的元素(CHIP),那麼將這些CHIP無限的組合成無限的方格,那麼他便可以顯現無限的字與圖形。如果再把這個CHIP組成3D立體的結構,那麼在這個立體三度空間裏面便可以顯現任何宇宙間的3D圖形。
有人問大珠慧海禪師說:“智慧大嗎?”“大!”“有多大?”“無邊無際。”“智慧小嗎?”“小!”“有多小?”“無形無影。”“什麼是智慧?”那個人要大珠例舉。“什麼不是智慧?”大珠慧海回答說。
同樣的,如果我們自知自己包含了宇宙全部,也忘了自己的形體,那麼如果有人問我們說:“你可以做什麼?”我們便可以發自內心自信地回答說:“有什麼我不能做嗎?”就像那個“田”字忘了自己的形體,而變回最基本的本性,他也會回答說:“什麼字,什麼圖形,有我不能變的嗎?”
佛陀說:“一切苦惱皆產生於無明,人由於無名而產生了偏見與固執。由於錯誤的認知而看不清事實苦,就因而產生了。”“如果我們的心對準了天空,我們便看不到大地。如果我們的心對準了岩石,我們便看不到花朵。如果我們的心對準了過去,我們便看不清現在、未來。人唯有無心無知地把自己溶入所處的時空中,這時沒有主觀,也沒有主觀所產生的偏見。由無我無立場的無所住心出發,這時我們便能夠看清最大的事實。”
親愛的朋友,千萬不要輕視自己,我們每個人都包含着整個宇宙的潛能。也不要傲慢自己,因爲從潛、顯的總和來看,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貌似不同的只是所顯化的部分。
當我們真真正正徹徹底底完完全全瞭解自己、認清自己、成爲自己的時候,我們可以由“自己”這個基點而向外無限的擴展、延伸,跳出所顯化部分的框框,跳出對顯化部分的認知侷限,而看到無限的可能性,看到別人和自己其實沒什麼不同,看到自己和世界也沒什麼不同,這個時候,“我”這個殼已然可以溶解,世界已然如此。
如同這個田字知道自己是“田”,而將這個田字的特點從一維、二維到三維拓展生髮開來,而創造、成就了無所不能。但如果這個田字一開始只認爲自己是個“一”,那麼他的世界要擴展到三維恐怕很難了...(他若努力去擴展,可能會變成一個大疙瘩,未能產生空間感,因爲自身的脈絡尚不清晰)所以我們做自己,成爲自己,將自己活得飽滿,便是“立”,便是落地的開始,便是從無到有的過程。
“有”只是爲了讓我們從無意識狀態而意識到存在,但有形的、物質的便必然會有所侷限,所以要想讓潛能無限的發揮出來,還要有意識的放空自己,迴歸於無的境界。
又回到了那個古老的話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答曰:“看你想要雞還是想要蛋咯”。要雞得雞,要蛋得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