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紐約上州藝術工作室Wired Up Creations所設計的素配飾。
»»紐約飲食經驗是驚豔多元,各式道地異國料理一路從米其林3顆星基本消費300美金,到路邊移動式餐車的幾元美金都有。要確切地斷定某種主流飲食文化,有些困難,畢竟紐約是個來者不拒的老城。各種人事物都可以找到一個存在位置,互不干擾,不過還是可以看到一些新起的飲食方式,好比倡導吃素正在紐約延燒。
素食大展開展第一天,人潮從第六大道和第七大道雙向排開。
紐約時報記者蘇爾茨貝格(A. G. Sulzberger)從紐約外派到美國中西部,以「無肉的中西部地區:一種生存的傳說」(Meatless in the Midwest: A Tale of Survival)為標題,寫了篇自身在中西部素食者求生存的報導(2012年1月10日的報導)。蘇爾茨貝格的故事讓我想到紐約晃蕩的這幾年,身旁許多外國朋友都是素食人士,開啟我對西方文化中素食文化的「異國」經驗。對於動物性蛋白飲食習慣為主的西方文化,從紐約、巴黎、倫敦、柏林等等國際大城來看,紐約還真是個吃素天堂,從傳統華人素料餐廳到西式純素料理,應有盡有。不僅如此,也舉辦過為期僅2天的紐約素食大展(New York City Vegetarian Food Festival),更是人潮大排長龍,似乎預告著素食潮正蔓延開來。特別的是,紐約素食大展還提供多元的「素」資訊,從綠能源電力、飲食、文化、時尚、運動、動物權等等,無一不談。
紐約素食大展中,Sacha Vida品牌展出亞馬遜河流域的聖加銀麒油(Sacha Inchi Oil),富含Omega 3。
西方茹素五花八門 怎麼吃都行
所謂的素食者,以Vegetarian與Vegan作區分,當然你也可以是Flexitarians,半葷半素,自由選擇,蔥蒜不忌。Vegetarian是不食家禽類的素食主義,Vegan則是完全不食用動物性產品,除了肉類之外,還有乳製品、蜂蜜、海鮮等等,完全不碰。這幾年在紐約素食經驗,每每都讓味蕾有驚奇的新經驗。問起紐約的素食經驗,「花美好」餐飲連鎖(Blossom)總被提及。這間曾被紐約〈Time Out〉雜誌讀者票選連續兩年紐約最佳的素食餐廳,從高檔餐廳到三明治輕食皆有販售,雀兒喜區的「花美好日食」的三明治與強調天然成分的可樂,備受好評;以消費價位較高的「花美好餐廳」則有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喜愛的素漢堡。而走出素雞、素鵝、素鴨、素豬的絕對豆類食材,西方素食料理多了新鮮蔬菜食材的玩法。
雀兒喜區的高價「花美好」餐廳外觀。
另類吃素原因 為了動物權開始當素食者
問起朋友吃素的原因,大多是相對於「人權」的「動物權」思考,一種思考人與環境之間的友好關係。每每聽到這樣的回應,總挑戰我來自台灣生活經驗;印象中台灣素食餐廳總以林林總總的佛教因緣註解。除此,也可能與健康有關,好比美國前總統柯林頓2004年接受心導管手術後,接受ABC新聞訪談提到成為全素人士的過程。你可以因為健康、宗教修行、宗教還願、動物權力等等人生故事吃素。素食主義也可以是愛地球的另類表現。從環境友善觀點(Eco-Friendly)出發,改變以植物為主的飲食習慣,減少高量排碳的食物消費,或許能讓每年增溫的地球,多增加光合作用的機會。但不管吃素的理由為何,面對令人垂涎的素料理,誰能抑止對美食的衝動?««
上西區「花美好」輕食餐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