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alm_7

棕櫚油是世界上其中一種最高使用量的植物油,因為其化學及物理特性,它保存期較長而且運輸方便,又經不同加工後可變為食物原料和工業原料,最近又是生物燃料的新寵,所以全球需求很高。表面上,這種多用途植物油理應是地球上的人類至寶,最近卻有越來越多人和組織發起抵制運動,令一些誇國公司承諾不再使用棕櫚油。原來,熱帶雨林大規模被剷除,以暴力方法圈地等侵犯人權的行為,跟現代化棕櫚油種植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黑暗的天堂》是2011年推出的記錄片,是關於哥倫比亞蓬勃棕櫚油業的代價。 哥倫比亞是全球第四大的棕櫚油生產國(頭三名是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政府不遺餘力地推廣棕櫚油業,甚至縱容跨國產油企業所聘請的私人武裝組織以不擇手段逼原居民遷走,令他們喪失至親、流離失所和成為難民。

以下是紀錄片的英文宣傳片,目前可以在香港電台的網站上重溫。(按此進入)

<iframe width="560" height="415"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Piw8cwir95M"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暴力圈地,提高產值,肥的只是跨國產油公司

這紀錄片訪問了喬科省(Choco)從1996年布里薩斯(Las Brisas)屠殺開始到現在被逼遷的原居民,由他們憶述大屠殺開始的逃亡經歷,以及他們現在如何掙扎求存。在1996年屠殺開始,喬科省的武裝份子有系統地將目標地區的原居民完全趕走,把原本為熱帶雨林的土地改為單一種植模式的棕櫚園,而棕櫚油的收益卻屬於那些跨國產油公司。雖然棕櫚園造就了哥倫比亞國內重要的產值,但棕櫚園雇用的大多是工時長、待遇差和毫無保障的廉價勞工。

Palm_6

Palm_3

Palm_4

Palm_5

原居民由自給自足變成一無所有,全因政府助紂為虐

被趕出的原居民沒有得到分毫,他們失去賴以為生的農地,也因為棕櫚園不斷擴展而多次被連續逼遷,拒絕就範的人會被恐嚇、綁架甚至殺害。截至2008年,當地的難民數已有50萬,他們有不少會逃到省會基布多(Quibdó),但這人數實在是個負擔,而政府也沒有理會,只有教會和義工願意給予援助,於是仍有人會冒險,散居在可能隨時再被逼遷的地方。 棕櫚油公司從不肯正式承認責任,業界協會甚至聲稱所有被趕的居民已遷回原地,好像眾多難民從不存在的樣子,片中有一名受訪者,就是唯一一名敢於挺身而出追討賠償的農民,得回一小塊土地,並成立了被逼遷人士可以聚集的互助社區,卻仍不時受到恐嚇和滋擾。

Palm_2

當地的土地在法律上本是由原居民集體擁有,不能進行私人買賣,但現在變成了大片棕櫚園,明顯被非法侵佔。若不是政府暗中默許甚至推動,根本不可能發生。2008年,哥倫比亞政府甚至立法,只要土地使用者持續使用土地5年就可在無需證明的情況下變成土地正式擁有人。就是這樣,誇國產油公司便可以合法擁有本來非法得來的土地,而被逼遷的原居民就更一無所有。在2011年時片中受訪者所引述,武裝組織在國內已經搶去超過500萬公頃的土地。

熱帶雨林被夷平,眾多生物遭殃

熱帶雨林本身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對維持地球氣候平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它只佔地球表面的7%,卻住有地球已知生物超過一半的品種。哥倫比亞的喬科省內亦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在省內就有350種兩棲動物和900種鳥類,而金色毒箭蛙和古銅冠雉是瀕危物種),是多種生物的棲地。因為建造棕櫚園而被夷平的熱帶雨林,本來適合種植多類符合該地區的農作物,棕櫚園擴大不單令農民失去耕地,也令國家糧食自給能力下降。雖然爭議聲不斷,政府為了推廣生物燃料工業,仍決定在未來將喬科省內的棕櫚園面積由30萬公頃(2015年為40萬公頃)增加二十倍至600萬公頃,而目前已有66%森林被破壞

金色毒箭蛙 (圖片來源︰Wildlife Watch)

古銅冠雉 (圖片來源︰Neotropical Brids)

哥倫比亞不是唯一因為現代棕櫚油種植而發生這些問題的地方,例如印尼也有發生逼遷和剝削原住民、使用童工的人道問題,亦有大量夷平熱帶雨林,令不少生物失去棲地,最為多人聽過的有蘇門答臘虎和蘇門答臘猩猩等等。

棕櫚油被廣泛應用於食物製品、清潔劑、化妝品和護膚品(詳情可參閱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介紹)。最近又因為被用作製造生物燃料而刺激了需求。雖然哥倫比亞被逼遷的居民跟我們天各一方,但那些充滿血淚的土地所出產的製品卻跟我們息息相關。

今日,全球各國的資源在環球物流和高度機械化生產的推動下,得以從世界各地出口,很多材料的採購和加工都已由幾家跨國企業巨頭掌握,材料會成為交易處理系統中被集中買賣的商品,所以我們使用最終完成的產品時,即使有產品標籤成份表,也未必能知道該材料的來源地是哪裏,為這原材料勞動的工人和農民、還有他們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生產方式和對環境及生態的影響,單從從那小小的成份標籤上,我們根本無從想像。我們對產品的印象,通常只會想起品牌,而不是生產者和材料的原產地,這是現代貿易和工業化製造時代的特色。

知道是事實是改變現狀的第一步

目前世界各地正在醞釀一些活動,開始出現了微小的改變,不同的消費者和環境關注團體已經成功要求一些公司棄用以棕櫚油為原料,或者只採用對環境友善和合符道德方法種植的棕櫚油。我們作為消費者,在這種供需環節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因為消費者的選擇可以左右供應者的決定,正如《經濟殺手的告白》一書的作者約翰·柏金斯所說︰

http://fooduncovered.org/2015/05/19/palm-oi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雲兒 的頭像
    雲兒

    雲兒的部落格

    雲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