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森林的案例
關於食物森林,在西方較有系統紀錄的例子是由英國的Robert Hart* 開始的。
Robert Hart 逝世於公元二千年,享年86歲。他從一九六○年開始,在Wenlock Edge, Shropshire一個五百平方公尺的後院,種下了模仿溫帶森林的小型食物森林。沒有草坪和假山假水,種滿的是高低層次分為七層的可食植株,提供他食物、藥草、資材、休閒和運動。這七層的植株從高大的樹,到爬籐類、到小樹叢、到覆地植物和根莖類,不限物種,只要能融入互相平衡相容的,都擠進了他的後院。有果樹、核果類、香草藥草類、和蔬菜類。比較需要陽光的作物另有菜圃,樹下可以生長的作物種類則無法計數。
Robert Hart 原先是想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種植食物以補充他和弟弟日常所需的營養。他在種植中體悟到採收果樹和多年生作物比種植短期作物來得輕鬆許多,食物森林就這樣逐漸成型。他不用肥料,在蘋果、梨和李樹的樹下種了香草藥草類和莓果類,地面厚厚的覆蓋上稻草、堆肥和草屑。他也種植柳樹當資材,給大家編織提籃。
Hart 是個充滿愛心的人,有了自身的經驗,他特別關心第三世界的飢餓與營養不良問題。他希望推廣他的食物生產系統,讓人們可以在小空間輕鬆的種植更多的食物。除了關心貧苦的人們,Hart 也有遠景,期望向大眾示範,創造這樣的食物森林可以治癒人們和地球,只要無私和付出,自然就會轉變。
去參觀的人為數眾多,包括致力於糧食作物保育的組織「Plants for a Future」的 Fern 夫婦。他們在一九九六年夏天去參觀時形容:
「夏日的乾燥和焚風讓大地顯得乾枯荒蕪,但這個花園似乎不受影響,它顯得綠意盎然,而且掛滿果子,讓人覺得寧靜平和,像走在夢境裡。」,「窄窄的小徑引導你走在果樹和核果樹種之間,葡萄和奇異果攀爬著,下方長著各種結果的樹叢像黑醋栗(blackcurrent)和醋栗(gooseberry),和許多的香草類和葉菜類,都是可以在樹蔭下生長的植栽。在花園陽光下則種著一般常見的短期作物。整個後院裡生產的食物多得驚人。」
食物森林的紀錄
食物森林其實與人類歷史並存,也座落在世界各個角落,但是它的建立與演變都沒有歷史紀錄與科學的比較。我在澳洲認識了Angelo Eliades 和Charlie Si,他們住在墨爾本,在推動社區農園方面貢獻良多。Angelo 是個具有科學背景的人,大學主修醫藥學,卻任職電腦工程師,現今在有機苗圃公司工作,以有機種植和生態保育為一生的志業。他知道現代社會追求證據,所以記錄下了他在自家後院種植食物森林的過程。我徵求他的同意,節譯與修飾了一些他的文章內容:
Angelo Eliades*的科學實驗
現今的社會注重科學,凡事要求證據。沒有證據,即使是行之多年的明顯事件也被所謂的「科學」懷疑或否定。
我有七年有機種植的經驗,二○○八年開始讀到樸門永續設計的書籍。最吸引我的是有關食物森林的概念,說是「經由觀察與模仿大自然,可以種植生產食物,不需人力過度干預」。我不是住在農場擁有肥沃寬闊的土地,我住的房子只有一個小後院。像這樣的後院還沒有種植食物森林的案例,而且也沒有食物產出的紀錄。建立食物森林的想法深深吸引我,我想證明它是否可行,所以就開始動手設計建造一個小型的食物森林。
我的科學背景讓我習慣於紀錄與比較,以下是一些數據。
*後院共150平方公尺
*花園(包括步道)共85平方公尺
*種植面積64平方公尺
後院原貌是這樣的:土地高低不平,土壤是被太陽烤乾的沙質土壤,沒有有機質,沒有生命。僅有一些草皮,雜草叢生,加上幾棵瘦弱的玫瑰。經過幾年改造,它的改變一再的向我證明食物森林能同時復育土地和生產食物。
食物森林是永續的
經過幾年觀察我可以做幾項結論,它可以省水、減少病蟲害、減少雜草、而且省力。
節水方面
在省水方面。食物森林裡樹和蔬菜是可以種在一起的,以較高的密度和高低參差,植株種在一起後可以形成微氣候,可以相輔相成,加上利用表層覆蓋和低矮植物,都可以保持土壤潮濕。另外種較多的植株可以吸收更多CO2,也可以累積土壤;產量較高,生產種類又多;而且比較美麗宜人。
病蟲害方面
病蟲害方面,雖然閱讀了相關題材提到「大自然是一個活的生態系統,害蟲會被益蟲吃掉」,我還是心存懷疑,心想天底下真的有這麼好的事嗎?
有機種植多年以來,面對病蟲害問題,我的戰略是:一、先用苦楝油。它是抽取苦楝樹汁液製作的有機殺蟲劑,可以覆蓋昆蟲的氣孔及阻斷它們的繁殖,用來對付蚜蟲、介殼蟲和螞蟻。如果介殼蟲特別頑固,第二對策就是使用夏油,只要用洗碗精和沙拉油就可以泡製。如果情況嚴重,我才使用除蟲菊。它的分解很快,為了保護蜜蜂,我都在傍晚蜜蜂歸巢之後才噴灑。
我認為我使用的戰略已經是非常保守了,但學習樸門設計裡說「讓大自然自己做工」。這觀念對我是個挑戰,不但不用化學殺蟲劑,連一點點有機殺蟲劑都不用。最後我折衷了一下,決定給大自然一點時間,必要時再把我的苦楝油拿出來應戰。
大自然真的有它的法則!只要多種些有益植物吸引益蟲,慢慢的花園裡的秩序就顯現出來了。食蚜蠅出現了,被香雪球和菊科引來的;大量瓢蟲把蚜蟲吃光了;還有各種寄生性胡蜂,讓毛毛蟲不再是個困擾。水池有蜻蜓和豆娘造訪,他們是蚊子的獵捕能手。草蜻蛉也是蚜蟲的獵捕好手,它們的卵垂掛著,可以防止螞蟻搬走;螳螂就像昆蟲界的老虎,隨時靜候著獵物;還有蜘蛛,用它們的藝術編織把害蟲抓住。只有蝸牛需要用手處理,但也只有某些季節需要動手。
雜草方面
雜草方面,大自然是不除草的。人類似乎與雜草勢不兩立,不除之不快。我觀察後發現我們對大自然的運作方式實在太無知了。
在我後院的食物森林,我複製了大自然的多層次方式:高的樹種,下有樹叢,下面有草本植株,再下面有矮生覆蓋植物保護土面,地底下有根莖類,往上有爬藤植物。自然掉落的樹葉覆蓋土表,每一寸土地都被保護起來了。因為沒有空間也沒有光線,雜草種子就不容易發芽。大自然會修復土地,用雜草覆蓋,以預防流失,那些雜草就是救援土地的先驅部隊。如果土地沒有暴露,它們就不會出現。我的每一寸土地都被15公分厚的有機質覆蓋住了,任何種子都很難發芽生長。即使有被風吹來開始生長的雜草,也是很容易就被拔掉了。
鬆土方面
食物森林節省了澆水,除蟲、除草的工作之外,它還免除了最辛苦的工作:鬆土。
我不犁地翻土,我做好步道,耕種區絕不踩踏。踩踏會把土壤採硬,阻礙水和空氣的流通,因而阻礙了植物生長。犁地翻土把地底陰涼潮濕、飽含微小生物的土壤暴露出來。地底下是一個比地上更豐富的活生態體系,翻攪曝曬之後,太陽的光和熱就把土壤的生命力破壞了。鬆土的工作只要交給蚯蚓就好了,它們做得恰恰好,不須人類勞心費神。
與慣行農法的比較
食物森林是茂盛的、活躍的生態體系,充滿了生命的活動,各種不同生物集合在一起自然地產生融合與聯結,結果形成一個自給自足,平衡循環的生命體系。不須額外費力,只要太陽就可以讓它持續的運轉。
慣行農法呢,永遠在跟大自然打仗,無法跟大自然取得平衡,永遠在投入大量的資源和人力。人造的肥料、殺蟲劑、除草劑、耗水的灌溉方法,單種作物像閱兵一樣排隊,土壤光禿禿的沒有生命力,農作物和土壤都沒有好好保護。這種耕作法違反自然,為了和自然對抗,就必須不斷的投入物質、人力與能源。但其結果是土壤被破壞、環境被污染、只生產出了低品質的食物。
收穫與產量
我的後院裡種了30幾棵果樹,莓果類16種,香草藥草及蔬菜植物70幾種。這2年記錄下來,可以客觀看出它的產出情形,數據是:後院64平方公尺的耕種土地上總共產出202公斤。202公斤/64平方公尺,以一分地來換算,約3.2公噸/分,在澳洲小麥產量約0.5公噸/分。
*第一年平均每個月生產11斤,第二年16公斤
*水果第一年生產54斤,第二年127公斤
*莓果類第一年生產2.6斤,第二年4.0公斤
*蔬菜類第一年生產75斤,第二年70公斤
數據顯示,果樹長大收成愈高,蔬菜類除非我增加播種,大概都在70公斤左右。我的蔬菜產量很高,但是好像沒看到整齊的菜圃,那是因為它們都融入在高低植物的空隙間,我沒有病蟲害問題,我也不用輪作。
必須強調的是,我有工作,後院的食物森林是我的閒暇活動,我還要招呼幾百位來參觀的客人,我常常沒空播種,也常常沒空收穫。在花園工作是我放鬆休閒的活動,我沒有很多時間,每週大約只能花2個小時做花園。
我的後院除了生產食物,植株生長還繁衍分出很多植栽,數量之多好像苗圃公司的生產作業一樣,我有時拔起來覆蓋土表,通常是送給參觀的人讓他們滿載而歸。這兩年我送出了幾千棵植物,光是覆盆子我就送出上百棵,一棵市價大約300元,也可以算是食物森林的產值。
實驗成功
我的實驗證明,一個都市裡的小後院也可以是一個豐富多樣的生態系,可以生產大量的食物,而且不用花許多勞力和時間。我的目的是想鼓勵大家去實作,去試試這個新的、不同的作法。
(註一)Robert Hart, Forest Gardening (1996) and Beyond The Forest Garden (1998) (註二)Angelo Eliades, deepgreenpermaculture.com
Angelo 的食物森林豐富、美麗、多產,善用了每一寸平面和3D的空間。Angelo 熟悉他的植株如數家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