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陳娉婷
自然學校小六生劈柴煮素食 老師:不求分數,只求孩子自立
吃一餐飯,足以看到一個孩子的品格,以及他的自理能力。
在物質生活富庶的香港,許多「港孩」習慣凡事由女傭代勞,在父母溺愛下受到全天候照顧,自理能力低下,有報道更指小六生連沖即食麵、剝橙皮也不懂,家長卻不以為然,覺得好成績壓倒一切,造就了「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的公主、王子一族。
鄉師自然學校作為一所著重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學校,大力反對這種只求分數、忽略生活技能的教育模式。老師們不求小六學生考入名校,只求他們完全自立,在5日4夜的畢業營中做個「野炊小廚神」——孩子們要自行撿拾燃料、劈柴生火、設計菜式、露天煮食,什麼都要一手包辦,考驗他們野外求生、獨立自主的能力。
隨團的白鷺老師說,比起在家用電飯煲煮飯,戶外煮食給予孩子的實感更強,他們要動手劈柴、生火,是一個手作和勞動過程,令孩子們深刻地感受到「一粥一飯來之不易」。
自然學校的謝飯歌歌詞:「共處草地一同晚膳,一粥一飯來自不易,珍惜食物心存感恩,共享美食不浪費。」白鷺老師說,不要看輕一餐飯的重要性,它能令學生反思食物的來源、耗費了的資源、手作的心思,以及與大自然的關係。
白鷺老師(中)與兩位學生小猴子和蜜蜂的合照。
野孩子教路:牛屎是上好的燃料!
記者到訪畢業營時,正值下午二時,撞正他們燒飯的時間,看見同學們分工合作準備午餐,一群小孩在劈柴生火,成功燒著一煲熱水,另一群小孩則在批蘿蔔皮、冬瓜皮、洗白菜,準備食材,而兩位老師——白鷺和知秋,則在樹下乘涼、聊天,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皆因他們今天的角色是「等食」。
「以往低年班的孩子也有一起去露營,老師會幫忙生火煮飯,但小六畢業營就不同了,我們把小孩分作A、B、C組,他們要自己準備食材、輪流生火煮食,老師不會幫忙、只會從旁監督,要放手令他們學會自立的啊!」知秋老師說。
記者旁觀孩子們煮食,只見他們滿有默契地分頭行事,一位叫鯊魚的同學檢拾柴枝,另一位叫腔棘魚的同學負責劈柴、劃火柴起火,不消幾分鐘,柴火便烈烘烘地燃燒起來,在高溫下,兩個小孩都被炊煙燻得眼睛發痛,累得倒在地上。
問他們在哪兒找來大量的柴枝?他們聳聳肩說,老師教他們「就地取材」,在海邊或樹林裏撿拾柴枝回來,「其實大自然周圍都是燃料,不過要一些乾身點的樹枝,再劈幼佢。」鯊魚自信滿滿的說道,「同埋用鐮刀要小心點囉!」
腔棘魚突然隨手拿起一陀牛糞,拋入火堆中燃燒,我大吃一驚,問他不怕牛糞骯髒嗎?他滿有信心說:「唔驚架!乾了的牛屎不黏手,內含大量的礦物質,是很好的天然燃料,好多落後地區的農村靠『牛屎餅』來生火煮食。」果真,牛糞一下火,火勢立刻猛烈起來,腔棘魚自豪地說:「嗱,你睇下幾大火?」接著又不忘告誡我:「不過,你拎完牛屎記住要洗手!肚痛就唔好啦!」
在腔棘魚身旁的,是一陀又陀的牛糞,他隨手便撿起牛糞,拋入火堆,又分享經驗之談說:牛糞是最好的燃料。
雖說是分了A、B、C組輪流煮飯,但自然學校的學生們自發性強,會主動幫助別人,每餐飯都是大夥兒的團結之作。
倒瀉食物?「不要浪費,洗乾淨就得啦!」
比起在家煮飯,露天煮飯所遇到的突發事件更多,如食物的份量預算錯誤、不記得帶調味料等,在畢業營中,孩子要學會齊心合力,一起處理這些突發事件。在煮午餐時,就發生了一件事:不知道哪位孩子踢翻了整個鍋,鍋裏的蔬菜撒滿一地,一群孩子要聯手收拾「爛攤子」。
「嘩!邊個打瀉煲嘢架!」我以為孩子會推卸責任,怎料他們異常團結,不但沒有追究真兇是誰,還主動撿起泥地上的食物,語氣一致地說:「算啦!不要浪費,我們拿去洗。」就這樣,一群孩子魚貫地在實習老師帶領下,跑到溪流邊去洗菜。
當他們興致勃勃地拿著洗好的蔬菜走回來,我便問:「為什麼污漕左仲食?好多泥喺上面。」他們答:「洗乾淨就得架啦。倒掉食物好浪費,而且我們預算的份量不夠啊!」還要意味深長地反問記者:「如果今天吃了明天的食物,明天我們吃什麼?」
自然學校的師生們在學校內只吃素食。
開餐前,自然學校的孩子和老師們會圍在一起唱謝飯歌。
對「吃」的思考
白鷺老師說,自然學校對孩子的教育,就是要從準備一餐飯開始,思考食物怎樣得來,從而令他們珍惜食物。「若孩子沒有參與製作食物的過程,他們不會知道食物不只是用錢買回來的,還是有人付出勞力、花心思配搭、花時間炮製而成的;在吃的過程中,他們會學懂欣賞食物。」
她又指,自然學校要求學生在校內吃素,是為了回應「自然」的創校理念,間接停止破壞自然生態,因為地球上溫室氣體不少是由畜牧業所產生的,與肉食工業大有關係。「我們想孩子在學校從吃一餐素開始,去反思多一點,肉食是怎得來的呢?雞、牛、豬,乃至麥當勞的漢堡包是怎樣得來的呢?」
知秋老師在旁附和說:「如果我們對環境有一種關愛,便會在食物上作出另類的選擇,但我們知道不同家庭的限制,因此只提倡在校內食素,去培養小孩對環境、對動物的關愛。」
白鷺老師續指,除了食物的種類外,自然學校對食物的來源也十分考究,以畢業營的食材為例,老師會鼓勵學生支持本土農業,盡量購買香港出產的有機、低碳食材。另外,在購買食材時,學生也會選擇去街市,而不是超市,以支持有人情味的小店,老師也會提醒他們自備膠袋、環保袋,「所以說學校的自然教育是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是很實際地行出來的。」
小星星的露營法寶:愛心涼茶、咖哩汁
素食的味道始終較肉食單調,還要在極之消耗體力的5日4夜畢業營中吃素,難免乏味了一點。可是,一位孩子小星星為了讓同學們吃好一點,竟然自發帶了咖哩磚調味,好讓同學在最後一夜的晚餐中能以咖哩撈飯,痛快地大吃一頓,「有味道咪食多點囉,白飯也夠飽肚。」小星星說。
在準備晚餐時,小星星從袋中拿出幾包咖哩磚,開封後放進燒得正滾的水煲中,以慢火煮成一鍋咖哩汁,加入了一點糖和鹽調味,香氣撲鼻。開餐時,大夥兒見有咖哩送飯,顯得十分雀躍,大家搶著要咖哩汁來拌飯,大叫好吃。我以為小星星作為今餐的「主廚」,會爭著要更多的咖哩汁,他卻顯得最克制,還冷靜地說:「咖哩磚預算得不夠,可能不夠分,大家慳點食啦。」記者留意到他舀了幾匙就沒有再添食,似乎想讓給其他同學吃,非常懂事。
小星星親手準備的咖哩汁
法寶咖哩汁一出,同學們開始瘋狂搶食。
飽餐過後,知秋老師隨即高聲宣布:「我們今晚有涼茶喝!」記者很好奇,為什麼山上會有涼茶?原來也是小星星用心準備的法寶!他說怕咖哩汁會「熱氣」,戶外天氣又悶又焗,在入營前自已走去中藥店,叫老闆執了點清熱解毒的涼茶,希望能在最後一夜分給同學們喝。有趣的是,問小星星涼茶叫什麼名堂,他只皺起眉頭,實話實說:「唔記得咗啦,總之我叫佢執清熱的」,似乎醉翁之意不在於「涼茶」,也不在於邀功,他只在乎能否以一杯茶為同學們消暑解毒呢!
小星星準備了涼茶包,由於份量不夠多,他弄了一鍋濃縮的涼茶,叫同學們拿來渴時要再加水。
小星星自言不愛拍照,在鏡頭前顯得十分拘謹,同學們笑說他「在影證件相」。
後記:
喝涼茶、咖哩汁撈飯,本來稱不上是什麼豐盛的晚宴,但在資源緊拙的山頭,簡樸的食材也能成為人間美味。看著小孩們圍著吃飯,一粒米飯也不吃剩,頓時覺得畫面很美麗——活在城市的小孩們,凡事有女傭或母親代勞,何以有機會親手煮一餐飯?他們又曾否思索一碗平平無奇的白飯,注滿了哪些人的心思和汗水?
最令記者感動的,是小星星那份無私奉獻的心,當知秋老師讚賞他很細心時,他一聲不響、裝作若無其事般跑到一旁去玩,可見他幫助別人是不求回報的。這令我想起知秋老師在營火晚會的教誨:「小六畢業了,但大家還有好長的人生路要走。我只希望你們在以後的人生,有能力時可以多幫助別人。」我心想,不用等待遙遠的未來了,在畢業營短短一夜,我已親眼見證這群孩子利他的心,悄悄萌芽成長。
核稿編輯:周雪君
https://hk.thenewslens.com/feature/hk-alternative-education/70656
留言列表